前言
宁波余姚梁弄横坎头村是远近闻名的浙东红村,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等核心机构都设在横坎头村。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到横坎头村考察,并先后两次给横坎头村回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横坎头村民积极落实回信精神,建设美丽家园,横坎头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首届浙江魅力新农村等荣誉,浙东红村频添新活力。
7月5日,宁波大学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开云(中国)“天涯若比邻”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与‘宁’同行,‘甬’爱中国”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来到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来自贝宁、卢旺达、巴布亚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喀麦隆、摩洛哥、也门等国的10余留学生参与了活动。大家一起重走浙东革命根据地旧址,学党史悟初心,外文宣讲团同学还手把手教外国留学生制作梁弄红色大糕,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感知中国文化。
浙东革命
根据地纪念馆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里浓缩了浙东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书写了浙东儿女视死如归、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横坎头村文化员黄旭东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浙东地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
实践团成员郑楚窈表示:“听完讲解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着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同时,实践团队员“一对一”为外国留学生讲述浙东抗战史,详细叙述,一幕幕情景再现,犹如身临其境。
来自也门的留学生Medo说道:“听了你们的解说,我被这些战士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感动,中国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横坎头村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横坎头村是全国文明村,并享有‘浙东红村’的美称。”进入横坎头村文明实践站,讲解员的第一句话就这样介绍。在这里,中外大学生一起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嘱托,带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信念,回顾了横坎头村的发展历史。
讲解员黄老师还介绍了横坎头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及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取得的巨大成就——2021年,横坎头村的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59.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4万元。
十年间,横坎头村已今非昔比,同学们感慨万千——这就是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在红色土壤上铺就绿色发展共富路的生动实践。
参观学习后,实践团采访了几位当地村民,村民们纷纷表示“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势头猛,乡村建设完备,绿化也做的很好。”“收入增加了,生活环境变美了,回乡创业的人也很多,不用离开家乡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受访村民都为村里的变化感到高兴。
正蒙学堂
在余姚梁弄正蒙街上,有一所百年老学校,旧称为“正蒙学堂”。它是当时四明山上的最高学府,也是余姚三座老校之一。
讲解员黄老师介绍道:“百余年来,正蒙学校不但为四明山地区培养了数万名知识人才,还传播了浙东红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革命英才。”实践团同学向留学生们双语介绍正蒙学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
队长甘雨雪同学在参观结束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给留学生的翻译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我受过的教育,我才可以将这些中国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可以看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梁弄大糕
当地著名的美食——梁弄大糕,自然是实践团的同学们不能错过的。梁弄大糕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过,因此名声大噪,更是流传出了“方正大糕百吃不厌,梁弄名吃千年祖传”的说法。
此行的最后一项体验便是前往党员经营户的大糕店学做梁弄大糕。筛分、雕空、加馅、盖粉、加印、盖粉、上蒸……,在店员为大家详细介绍制作大糕的过程之后,队员们跃跃欲试,俩俩配合开始制作。“雕空”是最难的一步,若操作不当,便需要从头来过,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趣。盖粉后,将大糕交给店员等上十分钟,自己制作的香喷喷的大糕就完成了。
喀麦隆留学生丹尼尔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非常开心能学到中国非遗美食的制作工艺,尤其是能品尝到亲手制作的美食,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
聆听红色故事,共寻赤色足迹;学习非遗技艺,同品梁弄美食。浙东红村的红色记忆,横坎头村的“红色引人+绿色留人”的共同富裕理念以及香甜软糯的梁弄特色大糕给为期三天的“天涯若比邻”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