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三讲堂”第六十九讲—明清时期的中法文化交流
2022年11月30日上午10:00,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开云(中国)“李达三讲堂”第六十九讲—明清时期的中法文化交流,在线上召开。本场会议由王松林教授主持,特邀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李晟文教授进行主讲。
会议开始,王松林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李晟文教授并表示热烈欢迎。早在2019年,李晟文教授就与宁波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受邀来到宁波大学做讲座。李教授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受邀在宁波大学讲座,他表示倍感荣幸。
李晟文教授是加拿大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魁北克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前期的中西关系以及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加拿大、法国及比利时先后出版、发表有多部中法文著作(含合著)及数十篇论文,其中书主要有«明史研究备览»(1988)、«清代文化─ 传统文化的总结和中西大交流的发展»(1991)、 «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的传教策略 »(2001)、«马可•波罗以来的中国与欧洲、美洲的相遇和交流» (2010年)、«文化媒介及中国与西方和美洲的文化交流» (2015)、«中西文化的邂逅与交流研究»(2022)等。
讲座开始,李晟文教授先介绍中法文化的交流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中法关系的第一个高潮。李教授从传教士开始说起,当时极少有中国人去法国,因而法国传教士在中法文化交流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起初,由于葡萄牙传拥有“保教权”,所以来到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都属于葡萄牙系传教士。
1687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的五名“国王数学家”传教士抵达中国,此后别的法国耶稣会士也相继奔赴中国,人数不断上升。这些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一方面他们把众多的西方地理、数学、医学、绘画等知识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科技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把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到法国及其它欧洲国家,从而对当时中法、中西关系以及启蒙运动都产生了影响。
讲座尾声,李教授做了总结。他认为明末清初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中法关系的第一个高潮,而这个高潮的出现与法国耶稣会士的来华密切相关。法国传教士不仅把把众多的西方科学与文化艺术等知识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科技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把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介绍到法国及其它欧洲地区,因而意义非常重大,很值得深入研究。
问答环节,李教授针对所提出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做出了回答。他认为法国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强调德治的政治制度与重视农业的政策等方面很推崇,认为值得学习,并把这些“中国知识”作为捍卫他们的观点与理论的证据,因而中国文化对启蒙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束之际,王松林教授再次感谢李晟文教授的倾情分享,期待与李教授线下相会。同时,李教授也欢迎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开云(中国)师生到拉瓦尔大学进行交流访学。此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