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笃信达雅奋进飞——记我校外语学院学科建设

作者: 时间:2013-07-22 点击数:

7 8 ,外语学院报告厅里人头攒动、掌声热烈,第三届外语学院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会议在此召开。据外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已经连续举办三年的会议主要目的是对外语学院过去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并探讨教师职业规划发展的新思路。今年,在这个全院教师都参加的会议上,洋溢的是一种喜悦乐观的心情。就在此前不久公布的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中,我校获批13项,外语学院摘得4项,在全省外语类学科中名列前茅。不过,这只是近几年外语学院学科建设优异成绩的“一斑”。

 

    奋进的学科地位

78日是外语学院忙碌的一天,策划已久的第三届外语学院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会议无疑是全院领导、老师极为重视的一个会议。副校长冯志敏出席本次会议并对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外语学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新的突破”。

外语学院学科的发展正是在一次次“突破”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优势。外语学院院长卢植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外语学院的学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2005年成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并新增翻译专业硕士点(MTI);五年内,完成1个省级重点学科(B类,“英语语言文学”)、宁波大学第二批优势特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验收;建成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创新团队1个,省部科研成果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8项、尤其是2011-2013年的三年间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6项、省哲社规划课题 19项,在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此外,学科教师近5年来在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了150余篇论文,覆盖外语类全部核心期刊,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50余本。

漂亮的“成绩单”让外语学院学科的优势地位逐步确立。据了解,外语学院学科在浙江省省属院校中位居前列。据教育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数据(2013年),宁波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37位(并列);据2011-2012年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排名中位居前19.4%,优势明显。

 

鲜明的学科特色

  鲜明的学科特色,是外语学院学科建设的亮点。据外语学院教研秘书刘学明老师介绍,目前外语学院本一级学科已形成4个稳定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各研究方向特色鲜明,以王文斌、卢植、桂林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王松林、段汉武、芮渝萍为代表的英美文学与文化批评研究,于善志、范琳、罗思明等为代表的二语习得研究,许希明、杨成虎、谌莉文为代表的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郭勇、张正军、蔡凤香为代表的日本现当代文学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等在各自研究领域已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学科的下一步发展,外语学院确定了近期的五个建设目标:在学校的重点培育和扶持下,成功申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力争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或重点课题、省部级重大立项和奖项有所突破,科研质量明显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提升,引进学科带头人1-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博士5-6名;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突出海洋文学、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的优势,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具有创新特征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科的对外交流,注重开拓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之路,引进2-3名国外著名高校一流学者作为本学科的讲席教授或者客座教授,派出中青年访问学者前往国外著名大学访学深造。

卢院长认为目前学科要注重方向特色建设,凝聚一批方向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德语和日语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均衡学科发展力量。

 

“达雅”的科研气氛

“笃信达雅”是外语学院的院训,走进外语学院李达三楼,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达雅”的奋进气氛。卢院长告诉记者,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鼓励大家科研的意识和积极性,特别在活跃气氛、营造氛围上狠下功夫。

在课题的申报上,院内老师的互评互审气氛,是外语学院一直坚持的,尤其是有课题申报经验的教授为尚未获得过项目和课题的老师的申报书“诊断把脉”,这提高了申报标书中标的机会概率。在近几年申报课题中,王文斌教授等就几乎审改了全部的申报书,而这种审改绝不是“走过场”,而是对每份申报材料都提出中肯而切实的意见和建议。学科课题申报所取得的成绩让老师们对于申报高级别课题增强了信心。

良好的基层学术组织气氛无疑是外语学院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采访中,卢院长特别指出,学院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做科研,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有保障、成果有奖励的机制。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极具潜质的年轻教师在此获益良多,如贺爱军、张陟、黄大网、冯芳等目前已在科研方面“各领风骚”。张陟老师是宁波大学自己培养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他于2012年以讲师身份首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青年项目即获立项。学院去年刚刚引进的德语方面的冯芳博士到校不到一年即获得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青年项目,而黄大网博士则获得了今年的浙江省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这些年轻学者成绩的取得为外语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由宽松的氛围营造也是外语学院所着力的。追求科研成功、实现自我是每个高校教师内心深处都怀有的梦想,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训练的原因,部分老师可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卢院长认为,对这部分教师,正面的引导和启发更为可贵,不能过于苛责更不能冷眼相待,而是要通过其他老师获得课题后所产生的声誉和地位去带动。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某种意义上更能激活教师们“追梦”的正能量。

采访的最后,卢院长认为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首要原因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同时,学院全体员工形成了对学科建设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参与,科研风气浓郁、科研氛围活跃、科研意识强烈,学院在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上也开动脑筋、积极谋划、真抓实干,从课题申报动员、组织、推进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务实而得力的行动。

电话: 0574-87600321         邮编: 315211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李达三外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