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受邀做客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438讲,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黑塞〈悉达多〉的中文翻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张芸教授主持,李雪涛教授从翻译的学术性、文化性以及创造性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代表作《悉达多》的中文翻译问题。
自2012年黑塞著作版权保护失效以来,黑塞的《悉达多》在中文世界经历了一次复译的高潮,先后出现了20多种译本,李雪涛《悉达多》的译本,以译本+解说的方式,开创了黑塞著作翻译的一个新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翻译的挑战:知识背景与视域融合
《悉达多》副标题是“一部印度的诗”,出版于1922年,是黑塞以佛陀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对世界和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这部小说的翻译对每位译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相应的翻译研究需要扎实的知识背景和参照系。无论是进行佛教研究还是翻译工作,都离不开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体系。翻译《悉达多》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具备印度学、比较宗教学和佛教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翻译工作的基石。”
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译,李雪涛教授引用汉学家顾彬的观点:“对理解的不确定性是当代学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们所期待的那种对他者的完全理解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从诠释学角度来看,鸠摩罗什等翻译家的重译工作,正是为了对经典进行再解释。因此,重译并非为了显示翻译技巧,而是为了让译者能够通过翻译重新阐释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
重译《悉达多》的经验与思考
张佩芬翻译《悉达多》系国内最早出版的译本,曾由多家出版社出版,流传甚广。李雪涛教授指出张译本存在的五大翻译问题,涉及专有名词的误解和文化背景的错误理解,并举例说明了该译本自创了一套与传统中文佛教术语迥然不同的翻译,然而《悉达多》的汉译,只有还原德文与中文的差异,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思想。
而从“视域融合”来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对话。李雪涛认为翻译的过程如同学者通过“视域融合”解读和重塑原作:“翻译存在三重视域融合,分别是历史的理解、跨文化交流和哲学对话。”翻译工作对学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思考问题的新起点。
翻译中的创造性与再创造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中,李雪涛教授分享了对翻译创造性的深刻见解。谈到翻译是否能够帮助歌德创立世界文学的概念时,他认为,翻译常常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发挥创造性作用,“《今古奇观》《好逑传》在当时中国文人眼中是并不被看重的作品,但歌德在阅读后立刻创造了‘Weltliteratur’(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这种文化的跨越,正是翻译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随后,进一步讨论了翻译与文化的互化问题。他以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差异为例,说明了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再创造。“如果把印度佛教翻译成中文,它已经不再是印度佛教,而是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全新产物——中国佛教。”
翻译经典与当代学科的选择
在问答环节,李雪涛教授还谈到了翻译经典与翻译前沿学科内容的选择。他指出,翻译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应当着眼于系统的文化传播与知识传递。“日本学者在过去两百年里,系统性地将西方的知识翻译成日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顶层设计对翻译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应该统筹出版,并有计划地进行重要的西方经典作品的翻译,以推动中文世界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
基于上述原因,在翻译过程中坚持采用“译本+解说”的模式,即不仅翻译文本,还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文化与历史背景解读,是当下经典文本重译的一个重要的选择。这种模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外文作品,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能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翻译的文化桥梁与学术使命
在总结发言中,李雪涛指出《悉达多》的中文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与哲学的对话桥梁。不同的译本反映了不同译者的理解与风格,也展示了中文读者对黑塞思想的多样化接受和反馈。虽然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翻译工作依然充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学术使命:“如何更好地传达《悉达多》的哲学精髓,仍然是翻译者面临的挑战。”
因此,翻译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更是一项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术任务。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再创造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环节。翻译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与对话的桥梁。每次翻译都是文化碰撞与思想交流的契机,它推动着全球知识体系的互联互通,是促进东西方思想、哲学乃至人类文明对话的重要手段。